环境永续
▶️低碳营运 ▶️气候变迁策略与管理 ▶️洁净科技策略与发展
台北南港总部大楼取得黄金级绿建筑标章
大联大控股深知环境保护之重要性,为有效推动与落实环境管理,大联大控股林口仓、香港仓、新加坡仓皆通过 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系统认证,以建立完整组织、政策及相关管理作为,办公室营运规划亦以节能减碳为宗旨,以降低营运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之冲击。
大联大控股于2016 年启动TPE One Building 专案,将分布于台北各据点之公司,整合并集中至大联大控股企业总部大楼,藉由One Building 理念,除了拉近集团与员工间的距离,提升资讯传达与沟通效率外,更落实资源集中与资源共享的理念,使资源运用最大化,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耗费、碳足迹的排放,进一步落实节能环保之作为。大联大控股企业总部大楼之兴建规划,以绿建筑标章为目标,采用各项环保绿建材、建置相关节能设施与设备。 2020年顺利取得由内政部核发之黄金级绿建筑标章证书。
- 节能设备与绿色环保建材
大联大企业总部大楼在绿建筑的建置上包含:
- 资源活化再利用
顶楼的太阳能面板在日间收集太阳能源,并作为一楼路灯照明之电力来源。总部大楼亦建有雨水回收自动浇灌设施,下雨时储蓄雨水并供应于顶楼花圃与一楼路树之浇灌;同时,一楼采用透水性铺面与水扑满设计,可收集雨水回收利用,调节地面温度。
- 废弃物集中处理,减少污染
除采用绿建材与建置节能设施外,针对废弃物处理与流向管理亦采取积极的作为。一楼建有污废水排放管,统一将废水引流至市政府卫生下水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地下一楼设置垃圾集中存放室,针对一般垃圾、各项资源回收,进行规划性分类处理;另亦备有厨余冷藏设备,提高厨余再利用价值。
- 能耗管理智能化
大联大控股针对企业总部大楼,除了赋予符合绿建筑之目标,亦期能成为智能化办公大楼。透过建置智能设施与设备,如AI脸部辨识门禁系统、环境控制系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管理平台、多功能智能事务机、智能会议室、电动车充电桩等,运用智能化系统收集并分析数据,有效掌握使用现况,减少资源耗费,使资源利用分配最佳化,达到能耗管理智能化、维运管理数据化目标。
环境管理数据
- 温室气体管理
大联大控股自2015年开始每年皆盘查并揭露能源使用所产生的范畴二温室气体(间接排放),并于2021年起逐步扩大盘查范围,目前涵盖据点已包含台湾地区、中国地区及部份海外地区的范畴一、范畴二及指定范畴三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包含上下游运输、商务旅行、燃料及能源相关活动等)。 2022年度与盘查相关之管理成本约小于总营收之0.001%。
- 能源管理
大联大控股对于能源管理,主要系透过智能设备建置,进行即时能耗掌控,并藉由系统资料数据化,提升各项数据附加价值,进行有效分析,做为管理与改善的基础。此外,针对已建置之设施与设备,每年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汰旧换新。物流仓库更针对主要耗电设备包含空调、照明、制冷设备等,更换为节能设备,以降低能耗。 2022年台湾区总部大楼进一步针对季节性能源使用进行控管,如气温15度以下,方可开启洗手台热水器等,未来亦将评估物流仓库太阳能面板与办公场所AI照明之建置。
为达成2030年营运据点净零排放目标与2050年集团净零排放,大联大控股在能源管理(含再生能源)规划如下:
-
纸资源管理
大联大控股善用智能设备与数位化工具,减少纸张使用避免资源耗费,并透过系统数据作为后续分析与纸资源管理之基础。 2022年透过邮务标签机设置与报关文件电子化,皆达到取代纸张与减少胶带耗材浪费的作用。物流仓库则利用数位化工具替代使用纸张、广泛使用Microsoft Forms执行SOP稽核、仓库温湿度统计电子化、紧急进出货单电子化等。 - 水资源管理
大联大控股另设定台湾办公区域节水目标,以2022年为基准年每年用水减少1%,至2025年将减量3%。
- 废弃物管理
大联大控股将废弃物依办公区域与物流仓库两类进行废弃物管理,因产业类型无有害废弃物产生,故办公室废弃物与仓储废弃物皆非属「国内有害事业废弃物认定标准」之废弃物。大联大控股台湾办公区域废弃物减量目标,以2022年为基准年每年减少1%,至2025年将减量3%,未来将积极执行废弃物减量作为,并持续评估目标精进的可能性。
大联大控股在各地区亦举办不同类型的ESG讲座、课程与活动,鼓励员工共同参与,2022年度总参与人次达13,0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