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賦能及幸福職場
人才結構多元
大聯大控股之任用,依循公司人權政策及相關法令規定,確保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
人才培育及轉型
在「產業首選、通路標竿」的企業願景下,大聯大控股人力資源管理的願景是「WPG 成為職場首選、同仁成為人才標竿」。而人力資源管理的使命有二: 一是提升組織能力」:讓組織能展現最佳績效;另一是「成就同仁價值」:建立良好的人才管理與發展機制,以成就組織與同仁共贏價值。依據楊國安教授所創立的楊三角理論(如圖),組織能力著重在員工能力,員工思維及員工治理三個面向。故從此三個層面,分別闡述人才發展相關計畫:
人才發展訓練架構
- 接班規劃
為企業永續經營之需要,對於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規劃,每年由人才評鑑委員會從經營策略與事業發展角度進行討論。對於接班團隊除透過工作跨領域及地區輪調增加歷練的深度及廣度,亦重視其於企業核心價值 (團隊、誠信、專業、效能) 的實踐。
大聯大控股為培養接班梯隊,舉辦菁英班計畫,針對高階主管規劃面對VUCA 環境必須做好的轉型準備與心態思維轉換,同時針對關鍵人才進行培訓及發展規劃,辦理管理學程,並強化職能優勢,完善備位的準備。
- 專業技能的培育落實
以通識學程及專業學程為基底,培育員工具備良好競爭力,以創造組織的經營績效;並且逐步推動各階層之管理學程訓練,建構完善領導團隊,以帶領組織迎接挑戰,永續發展成長。
- 近年教育訓練時數、參與人次及投入費用
2021年訓練投入10,913,840元,其訓練成本相較2020年增加39%,而訓練總時數成長51%。同時導入外部資源,積極推動線上學習,提供同仁更多元的學習環境。
薪酬政策
大聯大控股力求在公司、員工、投資人及其它利害關人共贏的前提下,擬訂「人才政策」與「薪酬政策」,這兩項政策是在公司永續目標(ESG)中建立「永續職場」的重要兩大基石。
「人才政策」強調「吸引人才」與「育才留才」同樣重要,更視「績效」與「成長」並重。故在薪酬政策中,除強調「賞罰分明」及「公正公開」外;更以「職位核薪」、「能力調薪」、「績效核獎」作為整體薪酬政策的三大原則。
- 職位核薪
「保障薪酬」的基礎是依照員工所擔任的職務及具備的知識技能,務求在人才市場上能保有一定的吸引力。
- 能力調薪
不斷透過教育訓練、科技賦能,提升員工的能力,以讓員工及組織在面臨未來多變且不確定的時代中,亦能持續保有優質的競爭力。
- 績效核獎
「團隊」是大聯大控股首要的核心價值,故「變動獎酬」設計是以「共大共好求共贏」為理念基礎,以追求整體利益及績效為最優先,其次追求各次級團隊與個人之個別績效,並依績效成果分配變動獎酬
大聯大控股由各集團人資單位代表共組薪酬小組,衡量各集團各職級之薪資結構,配合政府政策、經濟景氣、同業給薪制度各項指標,透過在地化調查研究,提供建設性之招募與敘薪制度。落實大聯大控股人權的精神,在人才招募、任用皆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係以人員之專業與相關資歷為優先考量,並經由內部同儕評比後敘薪以維持公平性,不因種族、膚色、信仰、殘疾狀況、國籍、性別、性別認同、年齡、婚姻狀況等差異,而作出不平等的決定,皆依照本公司所擬定之薪酬政策執行。
- 臺灣地區基層人員(不分性別)之標準薪資與當地最低薪資的比例
最近兩年度比例,皆優於當地基本薪資
2020年:1.09:1。
2021年:1.13:1。
多元福利
大聯大控股打造永續職場友善環境,遵循各類勞動法令規定,給予正職員工完善之勞動保護,並在可運用的資源範圍內,給予適當的身心照顧方案。基礎福利項目滿足員工工作之餘喜好所需,多元福利內容連結員工及眷屬,建立認同公司氛圍,逐步建構績效福利項目,作為驅動員工工作達標之動力。
- 退休制度
(1)按月提撥退休準備金:大聯大控股及所屬集團適用勞動基準法退休金規定,依勞動基準法按月提撥退休準備金,由公司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之,並以該委員會名義存入負責辦理收支、保管及運用之台灣銀行。
(2)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大聯大控股及所屬集團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退休金制度,由公司依勞工退休金條例每月負擔不低於百分之六之勞工退休金提繳率,並按行政院核定之月提繳工資分級表提繳儲存於該從業人員在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
- 員工持股制度
為彌補台灣區員工在社會保險有關勞工退休保障之不足,鼓勵員工及早做好退休規劃,自2021年起成立台灣區員工持股會並交付信託,到職滿一年員工可自由申請入會,每月提存固定金額(依員工意願可選擇固定薪資8%為上限),大聯大控股與台灣子公司每月相對提撥獎勵金。此舉除了協助員工打造更好的退休計畫,也提供多元的利潤分享機制,以吸引及留住人才,激勵員工與公司共大、共好、求共贏。
截至2021年:
淨資產 |
累積報酬率 |
覆蓋率 |
新台幣216,321,650元 |
9.65% |
91.6% |
人權保障
大聯大控股重視員工權益,參考《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國際勞工組織核心公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跨國企業準則》等原則,制定「大聯大控股人權政策」,致力於維護同仁、供應鏈夥伴及利害關係人基本人權,恪守營運當地法令法規,並與合作夥伴持續提升與改善人權議題之管理,促進一個更自由、公平、尊重之職場環境,並將持續辦理人權宣導教育訓練,建立友善職場氛圍。
大聯大控股人權政策方針包含禁用童工、禁止強迫勞動及人口販運、尊重多元及保障平等、杜絕歧視及推動零騷擾環境、落實職場健康與安全、尊重集體協商及自由結社權利、保護個資隱私、承諾責任採購等,為推動及落實各項方針,進行多方宣導及訓練計畫。
- 教育訓練
- 持續優化人權管理
為完善大聯大控股人權管理機制,於2022/8/1完成人權政策修訂,並透過訓練課程使員工認識企業人權意涵,了解大聯大人權議題及風險。
- 性騷擾防治處理
職場安全措施
大聯大控股之產業類別屬低職業安全衛生風險產業,針對整體工作者、活動與工作範圍均依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落實安全衛生工作,並由跨部門單位共同維護員工職場健康安全,未來不排除導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並設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等機制,為員工打造更妥善安全的職場環境。
大聯大控股透過鑑別潛在的職場安全風險,積極預防或彌補相關風險對員工造成的不利影響,並提供充分的教育訓練,為員工建立完善的職安意識,以保障全員的安全與健康。此外,為確保員工工作安全,大聯大控股於工作規則內訂定職業安全相關管理措施,員工如遇通勤意外或職業災害,可依工作規則規範申請休養;正式員工亦可運用公司提供之免費團險,包含意外傷害險、住院醫療險等相關理賠補助。
- 職場健康與安全宣導及培訓
大聯大每年定期推動緊急應變演練計劃與相關教育訓練,培訓內容包含緊急應變程序教育訓練、消防知識與設施教育、Call Tree說明與消防編組組員訓練等。
- 職業災害分析
防疫佈署與執行
自2020年初COVID-19疫情逐漸擴散起,大聯大控股暨旗下集團應變小組成員共同商議並統一防疫措施與應變程式並啟動應變機制,針對各辦公處所防疫物資進行即時的盤點(如口罩、酒精、額溫槍等),以利資源調度與支持,並就不足資源進行補充與添購,包含紅外線體溫偵測器、紫外線除菌棒、額溫片等;此外,於各出入口明顯處放置有告示,張貼防疫配合事項,並提供疫情即時消息。
針對疫情期間進行相關防疫管制,如所有進入辦公大樓人員( 含訪客) 皆需測量體溫,超過37.5度禁止進入、如身體有不適等病症,要求前往就醫診療並依病況在家自我管理。同時相關單位針對有病症之同仁進行追蹤與回報。針對外部訪客會議,除非必要,採用線上會議為原則,如需進行辦公大樓拜訪,需于一樓櫃檯以實名登記填寫防疫問卷,並一律安排於指定樓層或區域,以確保軌跡追蹤。同時禁止訪客進入辦公區域,減少員工接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