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大控股:仓储也能订阅?大联大正从“新科技”走向“新商模”
最近一年,亚太最大半导体零件通路商──大联大控股执行长叶福海,成为各大数位转型论坛的当红炸子鸡,所有想做数位转型的企业都想知道大联大如何转型。
2020年,大联大的数位转型目标就是“2020”,“今年年营收目标200亿美元,20% 客户使用大联大的数位平台服务,”叶福海提高语调说。
许多企业在逆风时,才开始转型,大联大却在2013年高速成长时,就开始推动数位转型,关键在于大联大集团经营团队嗅到细微的市场变化,一场翻天覆地的产业变革即将发生。“大联大以前都是超级大客户,在物联网时代都是新创的小客户,服务模式必须转型,”叶福海观察。
首要建立团队共识,建立集团协作平台
大联大超前部署在市场变动之前,叶福海2013年开始规划数位转型,从赋能员工到赋能客户,以“业务数位化、数据业务化”为目标。
2014年,叶福海站在第一线进行内部沟通,“不断说明为何要在状况最好的时候做转型,进行了超过2,000人次的沟通说明会,才建立起转型共识。”
经过两年的沟通与研究,直到2015年大联大才真正启动数位转型。转型之初,大联大也曾在市场上寻找各式谘询顾问,后来发现转型必须从组织实际操演,逐步推进,只看著PPT学习是没有用的。“最后决定还是要自己做,外部顾问只在天空,数位转型必须从营运的最底层去做,”叶福海强调。
由于大联大客户数超过2.5万,客户样貌从几兆元营收的大厂到几个人的新创公司与学校实验室,供应商、产品线与客服交织成为一张複杂的经营矩阵。
为达到“业务数位化,数据业务化”的目标,大联大推动“平台化”势在必行,毕竟有平台才有数据。为此,叶福海聘请在中欧管理学院授课的平台教父陈威如,带领50位种子部队,用一年时间细緻导入平台观念与转型思维,共同思考三个问题:平台是什麽?要服务谁?客户痛点是什麽?
运用科技赋能,大联大把最繁杂的业务工作数位化,提升作业效率,将原本分散在个人电脑与伺服器的资料全上云端,导入改善企业内部协作方式的作业系统,“严格限制员工的电脑储存空间容量、强制要求关闭33台伺服器,所有资料都放上云端,”藉此优化企业整体的云端生产力,让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在任何装置建立共同作业。
透过数位协作,大联大集团大幅提升全员的工作效率,“财务长到董事会报告时,原本要准备200多张PPT,现在只要两页的仪表板数据,就可以即时分析各种营运数据与预估,”台湾IBM全球企业谘询服务事业群合伙人李立仁观察。
叶福海强调,数位转型的目的绝非“提升效能”,因为效能本来就会在转型的过程中自然提升,真正的数位转型是开展新商业模式,“数位转型不能只是zoom in,必须zoom out,先不要看细节,而是先建立全面观架构与格局,再回头从今天可以做的事情下手。”
因应万物联网的市场发展趋势,大联大必须积极从通路商角色,转型为帮助客户开发物联网、车联网新产品,客户愈快开发新产品,大联大在物联网与车联网的市佔率也会愈高。
有鑑于此,大联大也发展了知识共享平台“大大通”,平台上的内容不仅扩及大联大代理的上百条产品线与数百个方案,范畴涵盖智慧物联网(AIoT)、车联网、电源等相关应用领域,更汇聚企业内外工程师,要打通国内外的技术壁垒。
“我们希望解决市场问题,同时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叶福海强调。大联大拥有近 900 位员工,都是负责原厂产品应用与客户服务的技术支援工程师(FAE),如何让他们能够将技术应用知识快速传递给客户,帮助客户成功,也是让大联大快速成长的关键。
用新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大联大数位转型的第一步是运用科技帮员工赋能。下一步就是解决客户痛点,发展三仓合一的智能化“仓储代工”(Logistics as a Service, LaaS)。
身为半导体通路商的大联大,日常就是日复一日地从英特尔、德州仪器等供应商仓库收货、储存到大联大仓库、再发货到客户仓库,同一批货在供应商、大联大与客户的三个仓库流转,“客户每天都在点货,然后自己把零件拿到生产线,非常浪费时间与人力,”叶福海说。
建置仓库是企业营运的必须要件,但是供应商与客户都不愿投资盖仓库。大联大建立区域智慧仓储管理系统,整合上中下游供应商,提供三仓合一的新服务,当下游客户厂商要组装时,随时可以从大联大的仓库出货到对应的组装生产线与机台,客户直接组装,省掉很多仓储管理成本与人力,又可以加速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仓储代工”的目标是解决客户在进出货时需不断重複点货的痛点。“我们要把大联大的仓库打开,让仓储最终成为一个平台,你只要告诉我工单,我就从我的仓库直接出货到你的生产车间,”叶福海强调。
大联大之所以成为全球最有效率的半导体电子通路商,正是它的“智能仓库”──把仓储变成服务。“我的仓库就是你的仓库,类似全家就是你家的概念,”台湾IBM全球企业谘询服务事业群总经理吴建宏分析。
当通路商被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大联大将自身通路的附加价值发挥到最大,从上游到下游的合作厂商都不需要再自己建仓库。“当大家的仓库都加进来,我们就又变大了,”叶福海说,最近一年,他频繁拜访客户说明这一个数位新商模,愈来愈多客户使用大联大的智能化“仓储代工”服务。
“大联大有没有机会走到一个订阅的商业模式?”叶福海对于“仓储代工”的未来充满想像,不断思考如何把大联大累积的核心能力移出来,让仓储代工智能化、把大联大平台的API打开,让伙伴更容易参与。
透过不断沟通,大联大不仅让IT部门的能力、工作流程与产出全面模组化,能够更机动地依据不同客户需求去调整为最终成品。
更重要的是,大联大持续结合外部专家,让IT人员学会抬起头去看看别人做的事情,不再只是各自埋头写程式。只要找到成熟的东西,就透过API把它们统统串联起来。“我要把IT变成乐高,如同你给10个小孩一样的积木,请他们做‘直升机’,一定会出现10种不同的成品,”叶福海擘划出未来蓝图。
“过去B2B的经营者都比较在乎‘对手’,但我们在乎的是‘客户’,”叶福海说。
从关注竞争者到关注客户,大联大在叶福海的带领下,透过数位转型成为提供客户解决方案的服务型公司。以终为始地从整体规划做全盘考量、就结构面来解决仓储问题,不仅帮助客户提升效能,同时也改善了产业环境,叶福海期许智能仓储成为大联大的ESG,让产业绿化成为最终目标。
大联大的转型心法
- 推动转型必须在经营状态最好的时候,因为这时企业拥有最多的转型资本;若是面临危机才想要改变,通常就没有能力和资源了!
- 推动平台化的关键是“信任”,除了信任外部专家,也要建立内部信任感,让组织齐心协力。为此,对内对外都要积极沟通。
- 推动企业数位转型的人,一定是最高领导者,无论是董事长或执行长,都要釐清自己的角色,调整好心态。
- 转型过程漫长,甚至可能长达10年,因此过程中必须不断创造小胜,找到种子部队,从少数部门开始带动领头羊效应。
图说:大联大执行长叶福海选择在营运最好的时候进行数位转型,为智能联网的时代打下基础。
-----------------------------------------------------------------------
提供/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学院编辑团队
来源/后疫情时代 数位转型如何强化企业复原力:台湾两千大企业数位转型大调查白皮书
文/李妍洁
图/天下创新学院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