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半导体零件业的短链革命,大联大揭数位转型两大心法
(2019/4/19 -数位时代)
蓝海!蓝海!最近十年商业界最热门的名词莫过于这两个字。谈到企业数位转型,大联大控股执行长叶福海分享16字箴言:「专注客户、科技赋能、交易安全、大家有钱」,当能共好共大才能共赢,他认为蓝海不在远方,就在身边。
数位转型浪潮的风吹向半导体上游,即使已是全球最大半导体零组件通路商,「大联大控股」早已将目光放在2030年,甚至更远方,执行长叶福海分享数位转型两大心法:专注客户,科技赋能。但即便自身转型,仍要跟同业共好,才能共大共赢。
大联大执行长叶福海19日参加《数位时代》主办的未来商务展,以「工业4.0智慧浪潮下,通路商的转型与价值创造」分享2015年就拍板决定的数位转型策略心法,他直言,转型航向蓝海,必须要知道一件事:未来不存在,所以必须不断研究找到未来的方法。
叶福海说,大联大控股是一家B2B企业,过去总是花很多时间思考竞争对手,思考如何超越,但这就是B2B思维,现在大联大换位思考,从C2B方向重新想:客户的需要。
时间别放错地方,客户比对手重要

大联大全球市占率12%,手握1.5万家客户,裡头有大如鸿海集团也有小型企业,每一个客户需求也不一样,所以转型中发现的第一个心得是:把时间花在根据客户的需要思考作法,「专注竞争对手将是无限战局,时间应该专注在你的客户,」叶福海直言,Walmart会知道他10年后的对手是Amazon吗?专注对手,还不如专注你的客户。
大联大第二个转型心得是:科技赋能。叶福海说,现在很多科技可以赋予大联大新能力,比方AI、大数据、区块链,从发展历程来看,现在大联大只能做到「回应」客户需求,但明天起应该要「满足」客户要求,同时善用科技,找出方法「创造」客户未来的需求。
大联大2015年开始决定数位转型,当时就设定目标2025年要成为一家数位驱动(Data-Driven)企业,该怎麽做?叶福海说,内部不停研究该如何专注客户需求,如何做到科技赋能?
大联大第一个做的就是数据数位化,建立数位平台。因此,2018年大联大推出「大大网」,旗下分大大家、大大邦、大大通、大大购、大大频5个子网,每个子平台定位精准又个性化。
为何推出这麽多平台,弄得如此複杂?叶福海说,因为客户总计有1.5万家,其中有大有小,客户的地点跟需求又不同,所以无法用同一个平台去满足。

大联大第二个做的是把传统仓储改成智能商业物流,利用数据管理,让主管随时看得到仓库的资讯。但叶福海强调,做到这两点,都只是「回应客户需求」,还谈不上「创造」客户需求,这也是2025年之后,2030年大联大的任务与定位。
独善其身不如共好,否则客户无法感受好处
因此,大联大观察到客户在工业4.0准备中,专注智慧制造,要把生产时间从三小时缩短为一小时,却常忽略一件事:产线上的机台要零件材料,当零件从仓库搬到车间,车间再把零件上到机台,若中间工单一改变整个流程要花三小时,换言之,智慧制造省下两小时时间,但客户供应链物流仍多花了三小时。
观察到客户痛点,大联大重新思考,数位化平台建造好了后,叶福海说,大联大开始自问:我们有能力整合商业物流到数位化平台,根据客户的智慧制造要求,根据时序及机台排程,把货直接交到客户生产线、甚至指定机台上吗?这就是「短链革命」。

叶福海说,工业4.0要做的其实就是智慧制造跟短链革命,因为客户等待时间比制造时间更长,客户制造越智慧,等待时间反而变高,而大联大有机会在工业革命中,变成智能制造物流供应商,这就是改变方法。
但更进阶思考,大联大发现,当身为全世界市占率12%的半导体零件通路商,一支iPhone仍有88%零件是由其他通路商交货,零件通路商产业是无法独占的,若业界只有大联大能做到智能制造物流,同业做不到,有办法解决客户问题吗?(编按:客户必须料件全到齐才能启动生产,缺一件都不行)
叶福海说,大联大的数位驱动转型目的不是超越对手,而是专注解决客户问题,也因此,若重新定位2030年以后的发展,大联大以三念出发:利他主义、科技赋能、拉邦结派,建立大竞合共享平台。
怎麽做?叶福海说,大联大将行业技术分享同业,大家一起共享、一起服务1.5万客户,这个目的是拥抱客户、专注客户,善念出发,利他主义。
大联大透过区块链的不可窜改特性,让企业间交换资料都利用区块链平台建立交易安全,建立信任感,最后是打造共享平台,一起帮客户提升产能跟产值,帮客户赚钱,创造未来需求,这样大联大也才能赚钱,共大共好共赢。
提及找寻蓝海市场,叶福海提到台湾大车队,他说,台湾大车队本身从媒合交通需求起家,但他观察,现在台湾大车队正转型媒合生活需求,比方陪父母去看病、送洗衣服、帮电动车充电,客户没有改变,还是一群人,但台湾大改变了「任务」。
蓝海不在远方,就在身边
十年前,大家疯的商业书籍是「蓝海策略」,大家都想找蓝海市场,但叶福海丢出问题:大家找到蓝海了吗?他直言,十年后,又出了一本书叫「航向蓝海」,那大家找到蓝海了吗?为何有些人找得到新蓝海,有些人没有?
对这些问题,叶福海说:全世界没有新的蓝海市场,只有找对蓝海策略,把自己变成蓝海企业,或把市场变成蓝海市场。
他举例,台湾大车队的市场没有变,但任务改变,台湾大车队拥抱客户,专注客户的需求,这就是蓝海市场,蓝海市场其实就在各位身边。

叶福海说,大联大过去太专注对手,但其实大联大更应该探索客户,把1.5万家客户当成油井去探勘,当用科技鑽凿越深,就能发现更多机会。因此,大联大改变方法,找到任务、解决问题,这就是变成蓝海企业的路。
专注客户
科技赋能
交易安全
大家有钱
叶福海说,航向蓝海这本书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处在本来的市场中,而非找新的蓝海,台湾常说「吃碗内看碗外」,这行为是错的,大家应该专注客户,善用行业技术,拉同业一起服务客户,当重新定调蓝海市场,就能成为蓝海企业,台湾大车队就是蓝海企业。
(本篇文章为数位时代授权,原文请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