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关于大联大
    • 控股简介 公司概况 控股成员 全球服务据点
    • 宗旨/愿景/使命/价值观
    • 组织架构
    • 大事纪
    • 得奖专区
    • 影音专区
    • 加值服务
    • 行动服务
  • 公司新闻
    • 全部新闻
    • 营运新闻
    • 营收新闻
    • 影音专区
  • 代理产线
  • 服务据点
    • 销售通路
    • Americas
    • EMEA
    • Korea
    • South Asia
  • 投资人专区
    • 股价信息 今日股价 股价查询 历史交易纪录 购股电子表格
    • 公司新闻
    • 营运报告行事历
    • 财务信息 月营收公告 营运分析 财报/简报下载 年报/公开说明书下载
    • 合并与收购
    • 股东服务 股东会 历年配股资料 重大讯息公告 产业研究券商 股市观测站 联系人 投资人问答集
    • 公司治理 董事会 委员会 内部稽核 重要公司内规 公司治理运作情形 智慧财产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
  • 永续发展
    • 最新消息
    • 网站地图
    • 利害关系人专区
    • 经营者承诺与理念
    • 永续绩效
    • 企业永续管理
    • 经营治理
    • 通路整合与创新
    • 冲突矿产管理
    • 环境永续
    • 人才赋能及幸福职场
    • 社会共融
    • 互动专区
    • 政策及证书
    • 年度报告书下载区
  • 大大索引
    • 大大网
    • 大大邦
    • 大大购
    • 大大通
    • 大大频
  • 控股成员
    • 世平集团
    • 品佳集团
    • 诠鼎集团
    • 友尚集团
  • 联络我们
logo
全部
全部
  • 关于大联大
    • 控股简介
    • 宗旨/愿景/使命/价值观
    • 组织架构
    • 大事纪
    • 得奖专区
    • 影音专区
    • 加值服务
    • 行动服务
  • 公司新闻
  • 代理产线
  • 服务据点
    • 销售通路
    • Americas
    • EMEA
    • Korea
    • South Asia
  • 投资人专区
    • 股价信息
    • 公司新闻
    • 营运报告行事历
    • 财务信息
    • 合并与收购
    • 股东服务
    • 公司治理
  • 永续发展
    • 最新消息
    • 网站地图
    • 利害关系人专区
    • 经营者承诺与理念
    • 永续绩效
    • 企业永续管理
    • 经营治理
    • 通路整合与创新
    • 冲突矿产管理
    • 环境永续
    • 人才赋能及幸福职场
    • 社会共融
    • 互动专区
    • 政策及证书
    • 年度报告书下载区
繁简EN
简

公司新闻

首页      公司新闻
  • 全部新闻
  • 营运新闻
  • 营收新闻
  • 影音专区

大联大投控副董事长叶福海:智慧化下的供应链跃升之道

2021-01-08

(2021/1/8 -DIGITIMES)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美贸易战延续,断链危机、G2格局俨然成为全球产业界都须面临的“新常态”。台湾在防疫有成,加上供应链生态系群聚效应的优势下,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核心。进入2021年,全球仍持续面临新变局,不管是对于个人、公司、供应链、产业来说,生活方式的转型,都在在影响未来的发展。

DIGITIMES于大肚山产创论坛举行期间,特别专访并节录亚太IC通路龙头大联大投控前任执行长、现任副董事长叶福海演说主题,以下为问答式重点纪要。

问:如何看待本次主题“智慧化下的供应链跃升之道”?

答:可以这麽说,所有制造业者都是大联大投控的客户,但我不理解制造,DIGITIMES总经理暨电子时报社长黄钦勇先生所著的《断链之后》一书,我至少看了三遍。

断链的发生,以及从2年前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加上2020年初的COVID-19疫情,这些效应不是“相加”效果,而是“相乘”效应。所有供应链都在改变,2019年大家忙著跑往东南亚,2020年甚至到不了,断链更为严重。这到底是危机还是转机?看你怎麽去看,这反而或许是个大好机会。

我提出“锻链”一词,想要的是自我锻炼,锻的是心态与思想的维度。原本所谓的断链发生甚麽事呢?其实非常明确,正是世界工厂不再存在,以前大量集中到中国、由中国发货到全球的状态已改变,中美贸易战造成的G2格局已经渐渐成了新常态,疫情看来仍有延续可能,区域性的市场与制造持续发生,很多事物必须转型成数位化平台。

传统的上下游沟通模式,可能是A直接传给B,再传给C。但是平台化的管理中,大家都是互享资讯,在现今区域化特色成为趋势的景况下,数位化平台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问:2021年有哪些人类生活方式、产业变化值得关注?

答:远距工作、共同在场的概念,持续发生中。例如在线演唱会、线上法说会等,这也呼应我之前提的,必须要把“数位工具”准备好,才能进行这些事情。台湾防疫有成,大概忘了远距工作、共同在场这些事情未来会是新常态。

对企业来说,主管要训练并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亦即“看不到员工的管理”。我们要购买员工的时间,还是员工的成果?以往模式之下,员工迟到可能会扣薪资,但如果到处都可工作,企业要的是员工工作的成果,这就是最大的改变。

例如大联大在美国据点,现在都仍然没有开放员工进公司,仓库管理是没办法不开放,但是业务部门是不进办公室的。自从2020年疫情逐步爆发的2月1日开始,大联大中国约有2,000名员工,一直到3月底才开放员工进公司上班。再来要注意的是,人口结构改变,包括了“质变”与“量变”。

问:如何看待人口结构改变对产业的影响?

答:2020年上半,台湾终于迎来了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的状况。据内政部统计,如果台湾未来生育计画不改变的话,估计到2049年,台湾总人口会低于1,700万人。从这些趋势来看,我们谈人才培育议题,光是基本人口量都不见了,如少子化、老年化等持续发生。

另外,1995年以后诞生的“数位原住民”,以前在企业当中佔比不到1%,以后至少是20~30%,这些所谓的数位原住民,从小就习惯于各种数位装置、熟悉数位环境,他们追求甚麽呢?追求在同一家公司长期工作吗?还是不断地为自己工作?这亦即现今常被提及的“斜槓人生”,透过数位化平台,可以取得任何资讯来做任何事情。

如果企业领袖能够接受结果论,如果员工在花莲,也不需要前往台北,甚至可以一个人服务多家公司,更进一步地,一家公司服务多家公司。这些全球的人口结构改变持续发展中,我们要看的愿景已经不是明天,而是未来10、20、30年。

问:未来30年,产业将面临何种变革、该如何应对?

答:既然我们要看的不是明天,而是更长远的未来,也该思考今天这个时间点,该做些甚麽?

过去产业竞争,仅专注于对手,天天想的都是对手出了A,我可以出A+B方式应对,但是“赢了对手、输了时代”,已经充满太多这种案例,例如太专注对手,忘记了客户的需求。未来真的全都是竞争吗?有没有合作机会?甚麽领域该竞争、甚麽领域该合作?未来会是竞争协同合作的时代,不可能每家公司都是产业领头羊,但是还是会有一条路。

我认为,企业要思考垂直、水平面向。如业务领域、制造领域,算是垂直面向。那些是水平面向呢?可以思考,未来大数据时代,如果主要伺服器架在公司,那是否万家公司,就要找寻万名伺服器工程师?这就是水平面向,我认为对未来的仓储运输的思考,是否大家可以用“共享”的方式,进行数位化平台转型?

随著竞合时代到来,加上未来人口结构改变,包括质、量、新思维,不改变会跟不上时代,经营企业只是一个点,必须要想的是经营“产业”,大联大投控已经进行了5年的数位转型,我也认为我在经营的是产业。

问:如何从电子相关产业角度进行?

答:大联大投控为IC通路商,我一直思考如何成就客户,重点是产业链。大联大投控底下有4个集团,53家公司,在数位转型策略上,一直进行集团优化。我们拥抱产业链的集体优化,一切都是为了成就客户,仅有一家公司做完数位转型或是智慧制造,对产业链的帮助是不够的。

以NB产业为例,供应商至少400~500家,只有集体优化,才有机会变成立足在世界的“生态系”。透过NB产业集体优化,台湾所有的相关供应链,可以掌握全球的NB市场。如同工具机也是一个产业,透过好几个产业的多条“线”,进一步组成“面”,最终再成为“生态系”。我认为,共生、共荣、共创之外,重点是共天下。

以前为了工作,牺牲假期,或者是有人选择牺牲工作提早退休,工作跟生活是对立关係。但如果未来可以共同在场,透过数位化平台化管理,生活与工作弹性运用,这就是所谓的“Workation”(Workation一词出自于前日本首相安倍)。就算是处在好山好水之中,只要有网路还是可以工作,联网化、云端化,每个人都能做到85岁,这样台湾还会有老人文化问题吗?我们可以靠智慧来解决。

问:IC通路商如何面对区域短链问题?LaaS如何发挥新价值?

答:智慧制造供应链只为了一件事情,也就是“成本来自于时间”。如果所需时间趋近于0,成本也等于0。如库存天数有30天,就必须放在仓库,这就是成本,半导体产业致力的导入智慧工厂自动化,事实上就是为了缩短许多时间。这些已经渐渐都出现了成功的案例。

但能否进一步对未来有帮助,我们永远都要归零思考,能否把成功经验带到下一个30年,大胆梦想未来30年。例如我个人的梦想是85岁还要工作,那麽我必须学习甚麽?包括抱持健康、以及接纳Workation概念。

以2020年为例,虽然有疫情挑战,但是很多产业生意很好。对大联大投控来说,儘管有疫情生意还是很旺,还需要想甚麽吗?当然,如果只是看明天,似乎不须多做思考,但是如果是2030、2040年,可能就会吓一跳了。

以大联大投控提出的物流即服务(LaaS)新商务模式,可以想两件事情:第一、交易时间成本能不能趋近于0;第二、通路商要做甚麽,让客户交易时间趋近于0,进一步或许能达到节能减碳的目标。以目的地而言,物料从大联大投控的仓库到客户的仓库,这是传统方式,未来则是要直接从大联大仓库,连结客户的生产车间,甚至可以导入区块链(Blockchain)等技术。

大联大投控代理约250家厂商产品,仓库货物来自全球不同业者,每天收货、填写条码/品项,点完之后储放在储存空间,接到客户要求后出货,贴上标籤、栈板,交到客户指定客户手中,客户收货以后,再进行点货确认品项/数量,等生管流程需要3天时间,再花3天移到生产车间,这边也再需要进行点货。

仓库、生产车间隶属不同部门,又需要再点货,每点一次,就是需要花费时间成本,不管是用人工或是机械手臂自动化流程,都是一样的。半导体产业IC颗粒体积非常小,盘点更是辛苦,这就是现状。

但如果把交易时间缩短成0,客户成本也下降,IC通路商也不需要再进行包纸箱等等程序,直接把货交去生产车间。甚至未来工厂也不用零件仓库,就可以进行生产,时间成本趋近于0。现在有大客户进行这样的生意模式吗?目前仅只有“点”的进度,重点是如何让同业一起加入来做,所以持续提出竞合概念。

有客户公司的营运长指出,LaaS模式“狂到不可能”,很难很辛苦,但的确客户也承认,这对于客户端来说有利。也因此,大联大投控致力的模式,是持续在成就客户的利他行为,只要有梦想,永远都是保持年轻人的心态。

我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而这些转型,一定是要连结数位化平台,透过点、线、面方式,大家可以一起经营,进一步集团优化,分享到外界去。我们的想法可以帮助同业、成就客户、互相合作,企业要走向开放或是封闭,这个选择是未来10~20年非常重要的关键。

 

(本篇文章为DIGITIMS授权,原文请见此)

回列表

关于大联大

  • 控股简介
  • 宗旨/愿景/使命/价值观
  • 组织架构
  • 大事纪
  • 得奖专区
  • 加值服务
  • 行动服务

控股成员

  • 世平集团
  • 品佳集团
  • 诠鼎集团
  • 友尚集团

代理产线

  • 代理产线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大大索引

  • 大大网
  • 大大邦
  • 大大购
  • 大大通
  • 大大频

服务据点

投资人专区

永续发展

联络我们

大联大控股 Copyright © 2025 WPG Holdings All rights reserved.
云端服务客户告知声明
大联大控股个人信息保护暨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