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供应链新变革 大联大叶福海再拱智慧仓储
(2021/6/23 -DIGITIMES)
在中美G2格局延伸下,亚洲供应链出现了质变,东协、南亚成了电子制造业布局新方向。台湾在半导体领域执牛耳,包括晶圆代工龙头的台积电、封测代工的日月光投控、IC设计的联发科,甚至连半导体专业代理商领域,IC通路龙头大联大投控已然在2020年营业额一口气突破200亿美元关卡。
大联大投控副董事长叶福海表示,大联大上游大概有250个原厂供应商,下游客户大概约有1.5万个左右。以2020年来看,全球半导体市场约有4,440亿美元,其中IC通路经手销售仅有35.5%,约1,560亿美元,当中,大联大投控约12.8%市佔率,以此比例推算,大联大规模佔整体半导体市场约4.5%,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针对未来亚洲供应链的变局,叶福海认为,以往守住世界工厂的极大化管理方式将出现变化,区域化管理、水平的矩阵式竞合概念,将成为新世代电子制造业转型的明确方向。叶福海表示,半导体分为泛用型产品以及特用晶片(ASIC),ASIC不管是台湾或是中国业者市佔率都高,此外,配合ASIC、终端产品的记忆体比重也高,这是大联大最重要的两大产品别。
据DIGITIMES ASIA调查,东协、南亚市场中的领头公司,几乎都与汽车相关,一线晶片商也持续会以当地设计研发中心的概念,持续布局未来广大的未来车市场潜在商机。台湾IC通路商因客户需求,须做快速配套,也因此大联大很早就数位化,每年投资很多在IT、客户服务上,FAE工程师有700位左右。
叶福海强调,物流即服务(LaaS)的“智慧仓储”代工模式,主要考量10年后有两件关键要素。其一就是气候变迁,2025年全球主要国家都追求零碳排,2030年预计品牌厂客户 如苹果等,都得碳中和,这是既存事实,上下游供应链一定都需配合,客户没法闪避,代表所有业者都得投资钜额成本。
其次,台湾人口结构改变。以出生人口数来看,2020年只有16.5万人,以出生率推算,可能2049年台湾总人口数只有1,700万人。未来1个人要服务多家公司,1家公司也要服务多家公司,那是否100万个企业,需要100万个仓储呢?是否可以用5万个仓储,服务100万家企业呢?
是故,投资智慧仓储、建立数位平台,可让大联大即使到东协、南亚,生意模式都“容易複制跟管理”,大联大意欲建构一个使得供应链管理更“简单轻鬆”的模式,因应未来亚洲供应链走向共荣共生的水平竞合趋势。
受惠于NB、PC、基地台、网通暨週边设备、伺服器及云端等下游客户出货畅旺,带动半导体及电子零组件需求持续强劲,加上上游业者涨价反应生产成本结构性调整,大联大投控5月写下同期新高业绩表现,营收约新台币660.9亿元,年成长超过4成,累计营收3,096.7亿元,年成长超过3成。
(本篇文章为DIGITIMS授权,原文请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