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关于大联大
    • 控股简介 公司概况 控股成员 全球服务据点
    • 宗旨/愿景/使命/价值观
    • 组织架构
    • 大事纪
    • 得奖专区
    • 影音专区
    • 加值服务
    • 行动服务
  • 公司新闻
    • 全部新闻
    • 营运新闻
    • 营收新闻
    • 影音专区
  • 代理产线
  • 服务据点
    • 销售通路
    • Americas
    • EMEA
    • Korea
    • South Asia
  • 投资人专区
    • 股价信息 今日股价 股价查询 历史交易纪录 购股电子表格
    • 公司新闻
    • 营运报告行事历
    • 财务信息 月营收公告 营运分析 财报/简报下载 年报/公开说明书下载
    • 合并与收购
    • 股东服务 股东会 历年配股资料 重大讯息公告 产业研究券商 股市观测站 联系人 投资人问答集
    • 公司治理 董事会 委员会 内部稽核 重要公司内规 公司治理运作情形 智慧财产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
  • 永续发展
    • 最新消息
    • 网站地图
    • 利害关系人专区
    • 经营者承诺与理念
    • 永续绩效
    • 企业永续管理
    • 经营治理
    • 通路整合与创新
    • 冲突矿产管理
    • 环境永续
    • 人才赋能及幸福职场
    • 社会共融
    • 互动专区
    • 政策及证书
    • 年度报告书下载区
  • 大大索引
    • 大大网
    • 大大邦
    • 大大购
    • 大大通
    • 大大频
  • 控股成员
    • 世平集团
    • 品佳集团
    • 诠鼎集团
    • 友尚集团
  • 联络我们
logo
全部
全部
  • 关于大联大
    • 控股简介
    • 宗旨/愿景/使命/价值观
    • 组织架构
    • 大事纪
    • 得奖专区
    • 影音专区
    • 加值服务
    • 行动服务
  • 公司新闻
  • 代理产线
  • 服务据点
    • 销售通路
    • Americas
    • EMEA
    • Korea
    • South Asia
  • 投资人专区
    • 股价信息
    • 公司新闻
    • 营运报告行事历
    • 财务信息
    • 合并与收购
    • 股东服务
    • 公司治理
  • 永续发展
    • 最新消息
    • 网站地图
    • 利害关系人专区
    • 经营者承诺与理念
    • 永续绩效
    • 企业永续管理
    • 经营治理
    • 通路整合与创新
    • 冲突矿产管理
    • 环境永续
    • 人才赋能及幸福职场
    • 社会共融
    • 互动专区
    • 政策及证书
    • 年度报告书下载区
繁简EN
简

公司新闻

首页      公司新闻
  • 全部新闻
  • 营运新闻
  • 营收新闻
  • 影音专区

穿戴式科技的储存、传输与云端应用

2014-08-19

穿戴式装置算是一种穿戴在人身上的计算机,既然被设计依附在人体身上,自然得考虑到低发热量、电磁波小、功能单纯、电池寿命久、还能防水。因此在硬件设计上,除了选择高集成度的硬件元件外,也会因应应用场合的需求来做储存容量与无线传输规格之间的平衡与取舍,例如云端储存搭配小存储器、可离线设计搭配大容量…


穿戴式装置市场的加法与减法

穿戴式装置种类可说是五花八门,大致上可以分成2大类:1. 配饰类:目前这类产品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戒指、智能项链…等等,这些产品大多可以用来延伸或取代「部分」智能型手机的功能,让你不用时时刻刻从口袋掏出手机来,且可以做更贴身的感测与量测服务,以做为健康管理的应用。 

放大
智能手环因空间小、元件少,存储器配置少的特性,大多采软板PCB设计。图为Nike+ FuelBand) (图/FCC
放大
   
多数智能手表设计成智能型手机的配件,来一起搭售。图/Samsung
 

2. 穿著类:其功能主要以感测(应)、或体感控制等应用为优先。目前这类产品包括智能安全帽、智能假发、智能手套、智能内衣、智能鞋等等,各产品应用范围与情境也有不同。

在产品设计方面,穿戴式装置,可以算是跨电子、纺织、时尚等产业的产品。而各产业在设计这类产品的构想与概念,不一定相同。以智能手表这种产品为例,这对既有的运动厂商、手表厂商来说,算是「加法」的产品市场,亦即在既有的运动手表/电子表上面产品,塞入新的功能,象是GPS、蓝牙、各种感应器等等,让产品功能变得更多,以吸引其专属的运动客群、时尚配饰客户。

上述厂商设计产品时,规格够用就好,在时间呈现方式大多延续旧有传统,以指针或数字显示,再搭配新功能来强化其产品特色。而为了要顾及电池使用寿命,通常不会一次塞太多功能,CPU速度和容量也不会太多,让手表可以使用超过1周、1个月,甚至高达1年,让其客户可以延续配戴其手表的传统体验。

而对科技大厂来说,穿戴式装置基本上算是「减法」的产品。亦即把既有的ICT产品体积缩小,功能一个一个砍掉。象是智能手表就是将智能型手机的功能一一剔除(例如通话、视讯功能、相机去除掉),把屏幕和分辨率降低,把体积尽量缩小,变成可以独立运行或配件的产品。

至于在规格部分,可能会搭载彩色触控式屏幕、可声控、拨电话、接电话、听音乐、看提示讯息、当计步器、温度计、GPS导航,甚至可当遥控器、内建心率器等等。简单说,科技业的在产品规划上,几乎比上述运动、手表产业的产品还强。而功能强大背后,也意味著电池使用寿命的短暂,可能3天到5天,就要拔下手表来进行充电。长途旅行的话,手机充电线变成也得随身携带了。

此外,一些新创公司,可能综合上述两者的作法,功能中等,而在显示部分搭载电子纸技术,让电池使用寿命增加到1周以上。不过基本上,功能强弱还是要看产品的外型大小而定,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手表有做到2寸以上的设计,功能跟智能型手机相去不远;智能手环的功能也可以设计到能跟智能手表看齐;至于智能戒指碍于体积迷你,且必须是可挠式软板PCB设计,也有厂商发挥极限,使其功能接近智能手表。


穿戴式装置的资料储存与传输

针对上述两类厂商在设计产品的出发点不同,因此硬件配置的等级也不同。以运动/手表业者来看,其设计出来的手表/手环产品,大多以Feature Wearable (功能型穿戴)的产品,功能诉求单纯,硬件元件并不多,处理器可能采用超低时脉的MCU(微控制器),时脉在100~200MHz,记忆容量也以Kb或以Mb来计算,提供可以储存1~30天的感测资料或GPS轨迹,或基本信息提醒。容量小,可能也不提供专属App软件商城下载服务来扩充该产品功能。但在电池寿命部分,有些产品可以使用到为以「周」计或以「月」计的等级,使用一阵子之后,才须充电或更换电池。

若是科技厂商所设计的穿戴式产品硬件规格,大多会延伸Smartphone的理念,以Smart Wearable (智能型穿戴)来规划产品。处理器会采用行动装置专用的CPU,或低耗电的MCU的硬件架构,处理速度动辄数百MHz到1GHz以上。在资料储存的设计部分,基本上都是采用Mobile DDR或LPDDR低耗电存储器,搭配eMMC/Flash快闪存储器的架构,动辄以GB等级来设计,有些还具备SD卡扩充能力 (不过穿戴式装置很少配置记忆卡扩充槽),而为了可以扩充功能,大多产品都提供App软件下载服务。因此,从规格来看几乎赢过上述厂商的产品,然而耗电情况也也凶,电池寿命大多为以「日」计的等级,必须常常充电。

先分析Feature Wearable装置,因为配置的记忆容量比较少,所以只强调功能,而不提有多少MB/GB。例如Fitbit Flex智能手环最多可以记录30天的感测资料、Garmin运动手表可记录1000圈的资料、Epson GPS手表可以14小时的轨迹等等。这类产品有些提供ANT+协定,能与心率带做连结以侦测心跳数据。至于资料输出的设计,大多采蓝牙低功耗(BLE)与智能型手机配对,搭配其专属的App软件来把资料传输至手机,主打感测、记录等应用。

再看Smart Wearable的装置,其CPU速度较快、记忆容量也比较多,与PDA产品的配置相当。例如三星Gear Fit智能手环采ST(意法半导体) STM32F4系列MCU 180MHz搭配16MB Flash存储器、Sony Smartwatch SW2同样采用STM32F4 MCU 180MHz (内部存储器256KB SRAM、2Mb的PSRAM / Flash,采Parallel接口,主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和韧体码,另外再搭配4GB的eMMC做为一般存取使用)、Pebble Steel智能手表采120MHz MCU搭配1GB Flash存储器、i’m Watch智能手表采450MHz CPU搭配4GB存储器。这类手表设计大多透过蓝牙与智能型手机配对,搭配其手机App,用来传输资料、控制手机、接收讯息等等。有些产品亦有专属App商城,可下载App来延伸其应用。

另一种的智能手表,就等于是缩小版的智能型手机,内建SIM卡插槽,可以直接通话。如Omate TrueSmart 2.0智能手表,就是搭载MTK 6572双核CPU 1.3GHz,512MB LPDDR RAM,4GB eMMC。这种智能手表不须与其它装置配对,可以独立运行,并搭配其专属软件商店来下载新的App程序。


穿戴式装置的云端应用

在云端应用部分,手表类、眼镜类的产品,大多有提供专属App下载,可以扩充该产品的应用范围。而手环类则几乎不提供App下载,最多就是透过韧体方式来更新内部的功能。

至于语音部分,有些穿戴式装置,有提供语音输入辨识/控制功能,例如Google Glass、Samsung Gear 2/Neo、Martian Passport,透过将声纹资料传送至Google Now或Siri的云端服务器做比对,再转翻译成动作,来控制装置。而也有供语音通讯功能,透过蓝牙无线传输,与智能型手机配对,就等于是手机的外接式耳机,可以直接对着手表来讲电话。

此外,有些产品内建NFC功能,目前大多主要用来加速蓝牙配对之用,免输入配对码,直接感应就能配对使用了,至于是否能应用在未来的行动支付领域,这就得看厂商当初规划,以及是否能提供对应的韧体更新与App了。


转载于DIGITIMES中文网

回列表

关于大联大

  • 控股简介
  • 宗旨/愿景/使命/价值观
  • 组织架构
  • 大事纪
  • 得奖专区
  • 加值服务
  • 行动服务

控股成员

  • 世平集团
  • 品佳集团
  • 诠鼎集团
  • 友尚集团

代理产线

  • 代理产线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大大索引

  • 大大网
  • 大大邦
  • 大大购
  • 大大通
  • 大大频

服务据点

投资人专区

永续发展

联络我们

大联大控股 Copyright © 2025 WPG Holdings All rights reserved.
云端服务客户告知声明
大联大控股个人信息保护暨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