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關於大聯大
    • 控股簡介 公司概況 控股成員 全球服務據點
    • 宗旨/願景/使命/價值觀
    • 組織架構
    • 大事紀
    • 得獎專區
    • 影音專區
    • 加值服務
    • 行動服務
    • Ladies Open
  • 公司新聞
    • 全部新聞
    • 營運新聞
    • 營收新聞
    • 影音專區
  • 代理產線
  • 服務據點
    • 銷售通路
    • Americas
    • EMEA
    • Korea
    • South Asia
  • 投資人專區
    • 股價資訊 今日股價 股價查詢 歷史交易紀錄 購股試算表
    • 公司新聞
    • 營運報告行事曆
    • 財務資訊 月營收公告 營運分析 財報/簡報下載 年報/公開說明書下載
    • 合併與收購
    • 股東服務 股東會 歷年配股資料 重大訊息公告 產業研究券商 股市觀測站 連絡人 投資人問答集
    • 公司治理 董事會 委員會 內部稽核 重要公司內規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 智慧財產管理計劃 風險管理
  • 永續發展
    • 最新消息
    • 網站地圖
    • 利害關係人專區
    • 經營者承諾與理念
    • 永續績效
    • 企業永續管理
    • 經營治理
    • 通路整合與創新
    • 衝突礦產管理
    • 環境永續
    • 人才賦能及幸福職場
    • 社會共融
    • 互動專區
    • 政策及證書
    • 年度報告書下載區
    • 大聯大教育基金會
  • 大大索引
    • 大大網
    • 大大邦
    • 大大購
    • 大大通
    • 大大頻
  • Ladies Open
  • 控股成員
    • 世平集團
    • 品佳集團
    • 詮鼎集團
    • 友尚集團
  • 聯絡我們
logo
全部
全部
  • 關於大聯大
    • 控股簡介
    • 宗旨/願景/使命/價值觀
    • 組織架構
    • 大事紀
    • 得獎專區
    • 影音專區
    • 加值服務
    • 行動服務
    • Ladies Open
  • 公司新聞
  • 代理產線
  • 服務據點
    • 銷售通路
    • Americas
    • EMEA
    • Korea
    • South Asia
  • 投資人專區
    • 股價資訊
    • 公司新聞
    • 營運報告行事曆
    • 財務資訊
    • 合併與收購
    • 股東服務
    • 公司治理
  • 永續發展
    • 最新消息
    • 網站地圖
    • 利害關係人專區
    • 經營者承諾與理念
    • 永續績效
    • 企業永續管理
    • 經營治理
    • 通路整合與創新
    • 衝突礦產管理
    • 環境永續
    • 人才賦能及幸福職場
    • 社會共融
    • 互動專區
    • 政策及證書
    • 年度報告書下載區
    • 大聯大教育基金會
繁简EN
繁

公司新聞

首頁      公司新聞
  • 全部新聞
  • 營運新聞
  • 營收新聞
  • 影音專區

IC通路霸主專注比衝營收更重要的事 排名狂升641位 大聯大倉儲代工 征進歐美東南亞

2024-05-02

(2024/5/2 -今周刊1428期) 

在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市值企業調查中,台灣IC通路霸主大聯大的排名一次往前躍進六四一名,達到五六七名,市值也成長七八%,不過去年大聯大營收、獲利其實未見成長,為何市場仍舊看好大聯大?

「如果還停留在看營收……,就還是傳統代理商的思惟。」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在接受採訪時這麼說。他回憶,其實公司在營收首度突破五千億元以後,就意識到集團未來要再成長,不能只是單純在IC通路商上著力。

 以如今市值躍升的成績看,這樣的定調策略顯然成功,然而,對於過去靠併購壯大的大聯大來說,調整其實並不容易。大聯大是二○○五年由董事長黃偉祥一手創立,結合世平、品佳、詮鼎、友尚四家同業成立投控,也快速在成立九年後的一四年,一舉坐上全球IC通路龍頭。

 袁興文坦言,「我們意識到需要換個角度來看,目前(營收)已經做到六、七千億元,絕對不是單純做IC通路買賣這麼簡單。」袁興文指出,除了追求營收成長,公司也認知到,在這幾千億元的營收裡,「延伸出來的上下游供應鏈,還有其他很多事情可以做。」

 也就在那時,大聯大從過去透過併購成長,改為「修練內功」式的溫和式調整,在時任大聯大執行長、現任副董事長葉福海的推動下,袁興文表示,「我們開始推動大聯大二.○的規畫。一.○屬於傳統代理商業務,二.○就是要發掘新業務,但又要跟先前業務有連結。」

 而推動數位轉型、進軍倉儲代工,就是大聯大二.○的一大重點。當時大聯大仍然在進行內部整兵,除了資訊系統升級,也成立「大大網」等五個供應鏈網路平台,整合集團資源,提供客戶更精準的數據服務,並在兩岸、東南亞建立智慧倉儲,爭取外包商機,打造大聯大所謂的「倉儲代工」新業務。

 倉儲代工,是指當下游客戶要對某產品進行組裝時,可立即從大聯大倉庫出貨到客戶指定的生產線上,加速供應鏈反應,也可節省倉管與人力成本。

 「聽來雖然可行,但因為客戶端必須調整既有組織架構……,業者會猶豫。」袁興文坦言,推出倉儲代工初期,並未獲太大回響,「還是停留在概念階段。」

 不過近年來受到貿易戰、新冠疫情影響,許多半導體與下游代工業者重組供應鏈,也為大聯大帶來了機會。袁興文觀察,許多客戶開始重新布局生產基地,「以前多半以大陸為主,現在更多元,往東南亞、北美、東歐走。」而遷廠需要大筆投資,為了節約成本,也讓提供物流代工的大聯大漸漸成為客戶的選項。

 

延伸服務  鑿出更深護城河

市場認同度提升、納高股息ETF

 

想像中的概念有了實現的可能,但中間仍有不少挑戰。袁興文記得,有客戶直接要求公司在半小時內就要把東西送到,「但我們倉庫在林口,他生產線在竹科附近,半小時……,連交通都來不及。」

 大聯大的對策是,透過與客戶整理資料,彼此對接資訊系統、生產線,掌握不同產線各自可能出現的需求,逐漸達到「預判」調度零組件的能力,才解決這個問題。「這些生意換作是在以前,是不可能接的,我們絕對不敢答應。」

 他也指出,經過這幾年發展,目前集團倉儲代工業務,除了已經拿到ODM業者、中小型原廠訂單,就連一部分同行都成為客戶,「事實上大家都很頭痛,因為過去是兩岸就解決的問題,現在要延伸到東南亞、墨西哥,對他們來說都是另一個投資。」
 
這也讓已具一定經濟規模的大聯大,有了擴大服務的機會;袁興文分析,集團未來在越南、泰國、印度都會加強布局,北美部分除了美國已有團隊,未來也會跟隨客戶往墨西哥延伸。

 而疫情、貿易戰的影響,除了推動大聯大在新業務方面有所進展,就連傳統代理事業版圖也有斬獲,公司來自車用、網通的營收比率正在增加,這是過去主要以消費性電子產品客戶為主的大聯大,近年間相對較大的另一突破。例如一七年來自車用的營收僅三%,二三年就翻倍成長到七%。

 袁興文指出,「車用會成長,很大原因是很多傳統汽車客戶因為疫情缺料,所以尋求更多代理商,此外還有新的電動車廠進入,也讓我們的機會愈來愈大。」至於網通部分,雖然大聯大仍然碰不到由原廠直送的核心CPU,但現在基地台市場發生供應鏈轉移,部分網通業者接到轉單商機,也讓身為相關周邊IC代理商的大聯大受惠。

 透過延伸服務,大聯大也宛若掘出更深的「護城河」,效應逐漸反應在市場認同度上;一名法人觀察,大聯大近期市值成長,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殖利率維持高檔,成為部分高股息ETF標的;另外,公司持有同業文曄十五%股權,因為文曄股價大漲,外界也預期若大聯大選擇處分,會擁有不錯的潛在投資收益。

從併購、組投控起家的大聯大,轉成不追求營收成長、走向擴大服務的公司,袁興文直言「新業務毛利比代理好很多!」他也透露,公司轉型仍在進行中,預告下半年能看到更多布局浮現。
 
(本篇文章為今周刊授權,原文請見此) 
回列表

關於大聯大

  • 控股簡介
  • 宗旨/願景/使命/價值觀
  • 組織架構
  • 大事紀
  • 得獎專區
  • 加值服務
  • 行動服務
  • Ladies Open

控股成員

  • 世平集團
  • 品佳集團
  • 詮鼎集團
  • 友尚集團

代理產線

  • 代理產線

公司新聞

  • 公司新聞

大大索引

  • 大大網
  • 大大邦
  • 大大購
  • 大大通
  • 大大頻

服務據點

投資人專區

永續發展

大聯大教育基金會

聯絡我們

大聯大控股 Copyright © 2025 WPG Holdings All rights reserved.
雲端服務客戶告知聲明
大聯大控股個資保護暨隱私權聲明